(来源:石景山统计)
2017-2021年石景山区
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(四)
能源篇
能源消费总体情况
党的十九大以来,石景山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持续深化,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为引领,牢牢把握举办冬奥会、冬残奥会契机,进一步强化“疏解、整治、促提升”政策实施效果,全区能耗水平总体低位运行,“无煤区”建设显成效,2021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128.19万吨标准煤,比2016年增长0.2%。万元GDP能耗0.1335吨标准煤,比2016年降低0.0822吨标准煤(见表1)。
表1 2016-2021年全区能源消费情况
2017年以来,全区能源消费总量、单耗持续下降。但随着产业结构转型深化、产业载体及民生领域投资加大,相关政策实施的拉动力逐步减弱,第三产业能耗结构出现新变化,导致区域能耗降幅逐步收窄,2018年能耗增速出现正增长0.1%后又恢复到下降趋势。
因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,基数较低,能耗降幅达到拐点,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逐渐开展,企业复工达产初显成效,特别是首钢园区冬奥项目投入使用以后,能耗在2021年止降转升趋势凸显,全区能耗总量升至128.19万吨标准煤,已超过2016年的水平(见图1)。
图1 2016-2021年全区能耗情况
单位: %
能源消费结构特点
根据历年分产业能耗比重数据显示,能源消费反映全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步伐加快。从产业构成看,第二产业能耗占比呈现下降趋势,2018、2019年略有回升;第三产业能耗逐年增长,到2021年占比达到47.2%;居民生活用能近几年保持稳定,在32%左右(见图2)。
图2 2016-2021年全区产业能耗比重
单位:%
01
第二产业对能耗下降的拉动力逐渐趋缓
从历史数据来看,全区能耗持续保持下行的主动力来自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,自首钢搬迁调整、涉钢产业逐步清退以来,第二产业一直是全区能耗下降的主要拉动力。
随着清洁空气行动计划、产业调整等后续政策的持续推进,政策红利促降作用明显,但持续后劲有所不足,第二产业能耗占比逐步降低(目前已不足20%),对能耗下降的拉动力逐渐趋缓。重点单位首钢现存能耗95%以上为京外消费,对区域能耗走势影响已不大;第二产业中的能耗主力行业电力、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全部完成,降幅空间逐渐缩小;建筑业受合同及天气影响,施工量不确定性较大,能耗走势不稳定。
02
能源结构调整优化
绿色低碳转型升级
从2011年开始,对影响全区能耗近一半的首钢公司进行搬迁调整,高耗能工业陆续进行关停并转,空气清洁计划和压减燃煤等系列政策陆续发力,西北热电中心投产运行。逐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,为高端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原煤消费量由2016年的37825吨大幅压减到2021年的5吨,占全区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.4%下降0.0%,已基本退出主流能源消费品种序列,天然气、电力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分别由8.9%和50.1%上升到9.0%和51.4%(见图3)。
图3 2016-2021年全区能源消费品种占比图
单位:%
03
作为产业转型的着力点
第三产业能耗稳中有升
五年来,全区加速转型升级,到2021年第三产业能耗60.45万吨标准煤,比2016年增长11.6%,能耗占比达到47.2%,比2016年提高4.8个百分点。
传统工业区向“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、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”转型的全新区域定位,第三产业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。同时,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能源消费的增加是可以预期的:冬奥组委的入驻、新首钢园区的开发、长安金轴的打造等重大项目的逐步落地,高端发展的同时节能降耗的压力也逐步凸显。
-END-
END
往期回顾
#
喜迎二十大 数字看变化丨持续推进园区建设 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
#
喜迎二十大 数字说变化丨聚焦特色谋发展 提质增效谱新篇
#
喜迎二十大 数字看变化丨全区消费品零售市场规模稳定 稳步增长
#
官宣石景山五年成绩单:喜迎二十大 数字看变化
分享
点收藏
点点赞
点在看
文章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魔力宝贝私服发布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