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双减”之后如何布置作业?
武义县实验小学电英科综合大组教学沙龙
辛丑金秋,丹桂飘香。11月10日上午,武义县实验小学电英科综合大组就“双减之后如何布置作业”问题组织开展了教学沙龙。活动由雷美琴老师主持,袁兆名、潘献明、雷美琴、吴晶晶、何慧茜、胡小婉六位教师,结合自身的教学思考,分别对信息技术、英语、科学三门学科的作业设计和布置分享了教学经验。
袁兆名老师针对信息技术的三类知识(基础知识、探究知识、拓展知识),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。
1、基础知识要夯实
基础性知识是所有孩子都要完成的,这是学习的基础。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有所突破。这是孩子最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,也是学习中的舒适区。
2、探究知识要尝试
学生在掌握了书本知识后,可以继续探究,有没有其他的方式?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,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。
3、拓展知识要延伸
大数据、人工智能,以及即将到来的“元宇宙”。作为信息教师,应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,引领孩子走向未来的世界。
潘献明老师分享,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布置。
1.增强作业的趣味性。
增强作业的趣味性,首先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激发学生思考、实践的动力。再者有趣的作业有利于学生集中更多精力攻克难关,从而巩固所学难点。
2.提高作业的实效性。
都说要学有用的知识,信息技术的作业也要体现作业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紧密性,布置作业如果能和当下的、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,能够增进学生的亲切感,提高学生学习、练习的主动性,从而体现作业的实效性。
雷美琴老师分享, 英语作业的设计要:精讲精炼、辅以实践。
1.课堂讲练结合。
将作业本的练习设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,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量,又巩固和提升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。
2.布置分层作业。
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布置分层、弹性和个性化作业。
3.课后辅以实践。
在实践练习中,激发了孩子的发散性思维,又拓展巩固了所学知识。
吴晶晶老师分享, 双减之后,我们的英语作业围绕以下几点展开:
一,课堂内作业
课堂上灵活使用课堂作业本等资源,将听、说、读、写的活动练习有机贯穿于教学过程。
二,巩固性作业
拓展部分教师提供相关话题的绘本、配音、口语交际等挑战,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择性完成。
三,实践性作业
布置了Vlog等实践性作业,同时也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灵活运用于日常生活中。
四,融合性作业
布置思维导图手抄报等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,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。
何慧茜老师认为“双减”下科学作业设计,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:
1.立足教材奠基础,将课堂作业本有效利用,做到及时批,尽量面批,此外新课学完后及时巩固知识点,减轻期末负担;
2.课外阅读开眼界,鼓励学生进行科普类绘本和书籍阅读,观看相关的纪录片;
3.家庭实验激兴趣,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,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,培养观察能力、动手操作能力;
4.项目制作促发展,可结合教材中的某个研究专题来进行,如:四年级《声音》单元可以制作乐器,五年级《时间的测量》单元制作水钟,六年级《工具与技术》自制小杆秤等;
5.思维导图提能力,学生在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整理的同时,思考知识点的关联性,并进行知识拓展。
胡小婉老师认为,“双减”之后,作业负担不能过重,但是学习质量不能因此下降。
五年级科学主要采用的是分层次有目的地布置作业。首先是理解记忆性作业。老师分课程时整理好每课的知识点,让学生课后巩固记忆。其次是科学阅读类作业,学完《地球的表面》可以阅读“喀斯特地貌”,让学生了解我们金华双龙洞的形成。最后是实践类作业。以 “机械摆钟”的学习为例,实践作业可以分为家庭小实验、寻找生活中的摆、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摆、参观科技馆等。
”
活动最后,课程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姝丹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小结,也期望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,老师们可以进一步准确把握“双减”政策下的作业设计与布置,真正实现“生本课堂”、“轻负高效”的课堂。
文章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魔力宝贝私服发布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